手机
手机
回复 :“片长七小时却每一分钟皆雷霆万钧,引人入胜。但愿在我有生之年,年年都重看一遍。”——苏珊‧桑塔格 开场八分钟的推轨镜头,已道出此片的史诗气魄。牛群从牛棚涌出,摄影机隔着一列破旧的农居追踪,有趣的是牠们一路盲目前冲,一路还试图交配。塔可夫斯基式的画面,却是教人屏息的典型塔尔风格,妙笔一挥预告一个集体农场如何走向灭亡。故事始于传闻已死的骗子重临村子,他要骗走农场收入 ,却给村民认定是大救星。接着上演一个悲剧,然后是一个讽刺故事。全片十二章的结构正如 Krashnahorkai 的原著,启发自六步踏前、六步退后的探戈舞,不同视角有时重复同一剧情。农场最终的命运暗喻九十年代初共产主义的破产,同时也是人类共同命运的观照。 全片最精彩两段,一是担当叙事者的医生偷偷记录村民活动,他蹒跚买醉的跟镜,成为最感人的观影存在体验。另一段女孩虐猫,亦写下影史上有数的伤感时刻。没有故弄玄虚,一种交代故事的坦率,让演员在真实时间存在,让观众随他们的情态同步呼吸,个中有导演对电影最大的深情与敬意。七个半小时的每个镜头,个个都是不朽──没有想当然的静止,而是自有一种有机的内在节奏。像小津和德莱叶,塔尔深谙长镜头的真谛。这是必须去经历的,一生难逢的观影经验。
回复 :在巴黎惨遭女友抛弃的中年失意大叔托马斯回到匈牙利修养,却翻出自己年轻时写下的一首首稚嫩的烂情诗。记忆一下子被推回到往日时光。曾经的浪漫花海为何变成一片贫瘠;往日的“我爱你”为何落得分手再见;曾经的快乐少年为何成为发福大叔。托马斯试图从记忆中寻找出缘由,却发现在成长中所有的喜怒哀乐,所有的爱与恨,都不过是人生的珍贵体悟。或许爱会消逝,但青春不过就是一首绚丽的烂情诗。
回复 :在她牧师兄弟被指控自杀后,格雷斯前往偏远的苏格兰修道院,在那里他摔死了。她不相信教会的说法,揭露了谋杀、亵渎和一个令人不安的真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