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美
欧美
回复 :在这部关于鲍勃·迪伦生平的传记电影中,将分别由六位演员扮演鲍勃·迪伦,分别演绎鲍勃在不同时代的生活故事和音乐经历。该片讲述了鲍勃·迪伦早期作为民谣歌手艰苦奋斗的生活,和1960年代初成形的美国民歌界的英雄和知识分子,具有争议的摇滚转型、摩托车意外事故还有后来从公众视线里销声匿迹的隐退,近年来工作重心不放在录制唱片而是举行巡回演唱会上,如名为“永不停止的巡演”(TheNeverEndingTour)等等。
回复 :改编自美国J.凯恩的小说《邮差总按二次铃》,完成于1941年,在剧本必须由法西斯政府审查的拍摄条件下,维斯康提把这个通奸谋杀亲夫的畸恋故事,拍成充满绝望宿命气息的作品。片中一方面是出身贫家的女主角,身不由己嫁给肥胖粗俗的酒店老板,她完全没有逃脱被豢养(并不时被羞辱)生活的勇气,而男主角则是个流浪的无业游民,他经不起女主角的诱惑,犯下致命的罪行,艰困的社会生活条件,明确烘托出男女主角各自别无选择、一拍即合的宿命孽缘。初执导演筒的维斯康提,在片中已经展现他后期作品中最大的特色:对人物不克自拔情欲心理的细腻描画,在饮食间两性对对方身体的凝视中,维斯康提把艰困的物质生活和不受拘束的内心肉欲作了明确的并列,弥补了通奸过程的简略。
回复 :Divided into three "kingdoms" -- Enfer (Hell), Purgatoire (Purgatory) and Paradis (Paradise) -- Notre Musique is an indictment of modern times.頑皮老頭高達在新作挑釁如常,堅持如舊,對電影愛情如一,但從形式到內容,卻續有新境。比前作《愛之頌》更練達更擊中要害,是他近年最激的反思作品。三段結構的開篇〈地獄〉,戰地實錄與荷里活戰爭片交替,寓意彰甚:人類真會嗜戰。〈煉獄〉借薩拉熱窩做說書人,真實與虛構人物(包括高達自己)到此舉行文化圓桌會議,大家在寬恕迷宮中兜轉,唯有佇立已修復的莫斯塔古橋,才感一絲希望。高達最後領我們到〈天堂〉,人間竟有春色如許?但-有美軍駐守!全片最動人一幕:學生問 DV 可否打救電影?高達哀哀面向鏡頭,良久不語......(http://www.hkiff.org.hk/hkiff29/chi/prog/show_detail.php?fi_code=053)